近日,小米SU7 Ultra以“新豪车”的姿态闪亮登场,福布斯评价其“让保时捷彻夜难眠”,而华尔街日报则称其“技术超越特斯拉”。SU7 Ultra在一系列尖端材料的应用中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创新,从碳纤维的极致轻量化到防弹级的电池防护,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材料科学的突破。

顶尖的电池技术
小米SU7 Ultra搭载了全球首发的宁德时代麒麟II电池包,这是目前性能最强的量产电池包之一。其最大放电倍率为16C,最大放电功率达到1330kW,即使在电量仅剩20%的情况下,放电功率依然可达到800kW。最高充电倍率为5.2C,从10%充电至80%仅需11分钟,CLT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30公里,实现了高性能与长续航的完美结合。该电池包还运用了小米CTB一体化电池技术,进一步提升了体积效率。
气凝胶:破解"自燃焦虑"的关键
在电动车领域,电池的热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。小米SU7 Ultra通过采用航天级气凝胶材料,实现了电池温控方面的重大突破。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超轻固体材料,作为防火隔热材料,可以有效延缓或阻止热扩散和火焰蔓延。相比于先前的首款纯电小米SU7中采用的165片气凝胶隔热防护,SU7 Ultra则升级为170片航天级气凝胶。
三重防御体系
-
航天级气凝胶隔热:电芯之间铺设1mm超薄隔热层,能够抵御1200℃火焰长达15分钟。气凝胶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,防止热失控引发的自燃风险。
-
双向逆流冷却系统:在电芯的两个大面上铺设微米级流道,散热效率较行业主流方案提升了60%。这一设计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性能,确保在高功率放电情况下,电池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。
-
AI预判式管理:SU7 Ultra内置了21个温度传感器,通过小爱同学云端大脑,可以提前30秒预判热失控风险。AI系统通过对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,及时调整电池的工作状态,防止过热问题的发生。

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材料,其在小米SU7 Ultra中的成功应用,为新能源汽车的温控和电池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气凝胶不仅能有效防火隔热,还能通过其独特的纳米多孔结构,改善电池的整体性能。这一技术的突破,标志着电动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大步提升。